接第一集—https://khapima.pixnet.net/blog/post/107557330
摩利支天(具光佛母)
摩利支天(梵語:Marīci),意譯為陽炎、威光、陽光,也作摩利支菩薩、摩里支菩薩、摩利支天菩薩、日前菩薩、陽焰天菩薩、積光天菩薩、威光天菩薩、摩利支佛母、具光佛母、積光佛母等。被視為是觀世音菩薩(或准提觀音)或多羅菩薩的化身,具有廣大的功德之力,能夠消災、除障、增福、滿願。在佛教的造像,一般是呈現天女的形像,三面、三目、八臂,座下有金豕。
在中國,摩利支天的信仰自古印度傳入後,漢傳佛教善信就有供奉摩利支天聖像、念誦摩利支天聖號、讀誦摩利支天經典。相傳鄭和等人下西洋,就是依靠著對摩利支天、媽祖、北帝等神靈的信仰,平安航海。由於祈禱靈應,道教信徒尊之為斗母元君,視為眾星之母,納入道教神譜。在漢傳佛教中,摩利支天也被奉為二十諸天與二十四諸天之一的護法神,而祂的神像通常被安奉在佛寺的大雄寶殿之中。
在日本史上,摩利支天因其法力無邊,也是許多貴族、諸侯們的精神信仰,相傳摩利支天有隱身術,故無人能加害綁縛,因此武士與軍人更是尊信非常,亦為日本佛教中的重要護法本尊,有四臂、八臂、十八臂等造像,日本造像中亦有男性像者。
摩利支天咒: 嗡。瑪熱匝耶。梭哈
摩利支天心咒 摩利支天心咒Marici Mantra Ito Kayo 伊藤 佳代
佛說摩利支天經 佛說摩利支天經

金剛薩埵(梵語:वज्रसत्त्व,Vajrasatva;日語:Kongōsatta;藏文:རྡོ་རྗེ་སེམས་དཔའ།,THL:Dorje Sempa,短稱藏文:རྡོར་སེམས།,THL:Dorsem;蒙古語:Доржсэмбэ),漢傳佛教稱之金剛藏王菩薩,為佛教大乘與金剛乘的菩薩;薩埵即有情,同菩提薩埵(菩薩)之例。出現在東密真言宗與藏密等教法。
在真言宗,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同體異名,為密教化身;在藏傳佛教,金剛薩埵是普賢王如來的化身佛,化現種種本尊以教化眾生。
大藏經中,金剛薩埵出現在《大日經》與《金剛頂經》經文。在金剛界曼荼羅中,金剛薩埵位在東方阿閦佛旁。
藏傳佛教密法中,金剛薩埵承繼了為金剛持尊者的五方佛,為第六金剛持尊者。金剛薩埵乃是心靈純淨的表徵,為淨化業障的本尊。在藏傳佛教的四大傳承(寧瑪、噶舉、格魯、薩迦)皆修習金剛薩埵法門,為修習本尊法之前的四加行之一。此法門可淨除業障,修補毀壞的三昧耶戒等戒律與誓言;此外也能彌補修法中的缺失,以空性以臻圓滿功德。
修誦金剛薩埵的淨業法門主要念誦的是百字明咒(藏文:ཡིག་བརྒྱ,威利:yig brgya),祈求金剛薩埵的加持、守護與淨化。在藏文版本中,第五、六句與梵文、漢文版本對換,但不影響咒語意涵。
百字明咒之利益功德:得身心清淨、除業障、補闕、獲得首楞嚴三昧、與三摩地相應、除五無間罪及謗佛罪、悉除一切苦惱、離一切諸惡趣、於一切有情無沮壞、一切如來加持、一切悉地現前得未曾有生喜悅安樂悅意、成就三摩地、一切意願皆得滿足、乃至成就一切如來體性。
百字明咒 百字明咒
百字明咒-Tinna Tinh 百字明咒-Tinna Tinh Vajrasattva Mantra- Cleansing Karma

普賢菩薩(梵語:समन्तभद्र Samantabhadra),曾譯遍吉菩薩,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,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。是象徵理德、行德的菩薩,與文殊菩薩的智德、正德相對應,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右、左脅侍,被稱為「華嚴三聖」。從《法華經・普賢勸發品》描述:普賢菩薩來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,至娑婆世界參加法華經聖會。故有推論普賢菩薩來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淨土。《悲華經・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二》描述:寶藏佛授記普賢菩薩未來將成佛,名為智剛吼自在相王佛。
另外,有部分日本真言宗人士認為衛護佛門的金剛藏王菩薩(金剛薩埵)是普賢菩薩化身,密教是由金剛薩埵所開創。有一說金剛薩埵為大勢至菩薩或其他佛、菩薩所示現。又有一說,藏傳佛教中的寧瑪派認為,普賢菩薩是普賢王佛的報身。
《華嚴經》的普賢菩薩行願品詳細解釋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,以及念誦、受持、修行普賢行願的無邊功德利益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最後導歸極樂世界,幫助一切眾生脫離娑婆苦海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淨國土。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,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,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菩薩的智慧,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,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。大願王在藏傳佛教中對應的是七支供養。
這十大願王是:「一者:禮敬諸佛;二者:稱讚如來;三者:廣修供養;四者:懺悔業障;五者:隨喜功德;六者:請轉法輪;七者:請佛住世;八者:常隨佛學;九者:恆順眾生;十者:普皆迴向。」且此十大願永無止息,眾生界盡,眾生業盡,眾生煩惱盡,而十大願王,無有窮盡。
普賢菩薩行願品 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偈頌普賢行願品莫爾根唱誦
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普賢王如來-能顯自然根本智普賢王如來祈願文
普賢王如來 普賢王如來Kuntuzangpo prayer

地藏菩薩(梵語:क्षितिगर्भ Kṣitigarbha),又稱地藏王菩薩,佛教菩薩之一,音譯為「乞叉底蘗婆」,因其「安忍不動如大地,靜慮深密如秘藏」而得名。又因其發有「眾生度盡、方證菩提;地獄不空、誓不成佛」之大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、幽冥教主。亦被尊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,與觀音、文殊、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。
地藏菩薩之梵文名「क्षितिगर्भ」(Kṣitigarbha),「kṣiti」(乞叉底)有大地之意,「garbha」(檗婆)有胎藏或含藏之意,故云「地藏」。王者,就表示於一切法自在義,王者就是自在義。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、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》等均稱「地藏菩薩」,而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則以「地藏王菩薩」稱之
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中解說地藏菩薩過去生中,曾為婆羅門女、光目女、小國國王等身,因發弘大誓願而成就菩薩位。
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(「無量」、「阿僧祇」、「那由他」、「不可說」為佛教計量單位,泛指數目極其巨大),以大長者子之身,為得到佛千福莊嚴的相貌,在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,發此弘大誓願。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,以婆羅門女之身,為救因不信因果、常輕三寶而墮入地獄的母親,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,發此弘大誓願。
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,在清凈蓮華目如來像法之中,以一個叫光目的普通婦女之身,為了救因殺害毀罵罪 ,而墮入地獄,受極大苦的母親,向空中十方諸佛發此弘大誓願
地藏王菩蕯聖號 地藏王菩蕯聖號 - 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
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 (梵音唱誦) - 黃慧音 —Youtube
地藏王菩薩真言 地藏王菩薩真言(願力篇)藏文-黃慧音
地藏王菩薩本願經—黃慧音唸誦—Youtube 唱誦版—Youtube

妙音天女(亦譯作"辯才天女"、"美音天"、"妙音佛母"、及"聲音佛母"等)的梵名是sarasvatī,天城文:सरस्वती, 她是一位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。在印度教中,傳統上她被認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。大乘佛教吸收了辯才天女的形象,將她作為文殊菩薩之明妃(明妃代表本體的智慧顯現)其實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,指的是雙身的文殊,任何菩薩都有力量和智慧兩種威勢。而功能基本維持不變。妙音天女是印度教與佛教共通的一位本尊。印度教所尊的妙音天女形相,與佛教所修的妙音天女幾乎完全相同,唯一的細微分別在於外道把她的琵琶頂飾畫為向外勾,而佛教則繪為向內勾。其它的佛教本尊法門,必須配合菩提心而修方會有感應,妙音天女卻不一樣。由於他是印度教及佛教共同的本尊,我們配合菩提心去修固然最好,但若無菩提心的基礎而修持他的法門,一樣會有感應。
妙音天女心咒 央吉瑪-妙音天女心咒
妙音天女心咒 妙音天女心咒-敬善媛
妙音天女心咒 Yunggiema Chinese idol folk song (妙音天女心咒 )
祈禱永恆的美麗 祈禱永恆的美麗,蓮師祈請文,妙音天女心咒 - 央吉瑪

多聞天王(梵語:वैश्रवण,羅馬化:Vaiśravaṇa;巴利語:Vessavaṇa,毘沙門)「四大天王」之一的北方天王、「二十諸天」中的第三天王,也是佛教的護法神,「多聞」意為常聞佛法、精通佛法,以福、德聞於四方。住須彌山黃金埵,身為綠色,穿甲冑,負責守護北俱盧洲。多聞天王爲夜叉王,以夜叉、羅剎等爲部眾眷屬。在印度神話中是北方守護神、知識之神、財神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武神,在日本大多寫成「毘沙門天」。婆羅門教中,多聞天王原出於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。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,才從他的祖父——創造之神梵天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的職位,因此得到了象徵財富的飛天馬車「晡始伯卡」(Puṣpaka)維摩那,奠定了此後成為「守護與財富之神」的地位。故又名施財天。
由於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,從此被敬為武神、軍神。
財寶天王心咒原文:
嗡 貝夏哇那也 梭哈
貝:事業順利 夏哇:宏圖大展 那也:求財滿願 梭哈:速能相應
咒語意思和作用:事業順利、宏圖大展、求財滿願、速能相應
財寶天王心咒 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天王財寶天王心咒
財寶天王心咒—民歌曲風—Youtube

時輪金剛(Kalacakra),藏名"丁科",為無上瑜伽報身佛本尊。時輪金剛為藏密無上瑜伽部之不二續。是由釋迦佛親身所傳,為諸密法中最高無上極殊勝法門。
時輪金剛身靛藍,面相忿怒,四面,主尊身藍色,放射純光。 有四頭,主面藍色,獠牙外伸;右面紅色,表情欲望;左面白色,模樣肅靜;後面黃色,情狀靜修。每面均三隻眼。戴珍寶裝飾,著輕柔天衣,與明妃擁抱,雙足力踩紅白二魔,威嚴無比。時輪金剛二十四隻手,分別持斧、棒、輪、鉞刀、戟、短劍、弓箭、骷髏鼓、海螺、蓮花、鉤、索、骷髏碗等法器,這些法器寓意福德、智慧、吉祥、摧破等等。明妃身黃色,四面八臂,分持鉞刀、骷髏鼓等法器。時輪金剛亦有二臂等多種形象。
修時輪可獲得平息兵災及一 切劫難,促進和平靜;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,六畜興旺;涅槃不輪回,往生本尊淨土香巴拉國等多種功德。
時輪金剛咒 時輪金剛咒
時輪金剛咒 時輪金鋼心咒-KALACHAKRA MANTRA - 34th KalaChakra 2017

準提菩薩(梵語:चुन्दा,羅馬化:cundā),為佛教中顯教、密教所共尊的大菩薩;準提意思是「清淨」,因為音譯或用字不同,又作「準提佛母」、「準胝菩薩」、「尊那菩薩」、「宗達天女」、「純陀天女」等,密宗稱之「蓮花部諸尊之母」、「七俱胝佛母」,密號「最勝金剛」、「清淨金剛」。
多數佛教宗派認為準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,又稱準提觀音、天人丈夫觀音,歸入六觀音之一,為救度「人道」的觀音菩薩化身。六觀音即:聖觀音(救拔餓鬼道)、千手觀音(救拔地獄道)、馬頭觀音(救拔畜生道)、十一面觀音(救拔修羅道)、準提觀音(救拔人道)、如意輪觀音(救拔天道)。
因菩薩具有十八隻手,故又俗稱為「十八手觀音」,其造像常讓人誤以為是「千手觀音」。佛教界通說摩利支觀音為準提菩薩化現。
準提菩薩誕辰之普傳為農曆三月十六日,一說三月初六日,或以觀音菩薩誕辰二月十九日再次禮拜。
大準提咒 大準提咒
準提咒—抒情曲風—Youtube


黃財神,藏文叫做“諾拉”,翻譯成漢文叫做“財神”。 藏名叫作“佔巴拉色波”或“藏色”,他的色膚是黃色,故稱為黃財神,是密教之護法神祇,諸財神之首,黃財神為藏地各大教派奉持的五色財神之一,五色財神分別是:白財神、黃財神、紅財神、綠財神、黑財神。
。黃財神的形象為上身袒露,下身着裙,右手持摩尼寶,象徵寶光普照十方,增添眾生的福報;左手抱一隻大貓鼬(吐寶鼠),鼬的嘴裏含着珠寶,象徵財寶。右腳踏一隻白色海螺,象徵着他能入海取寶。
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,因其身相黃色,故稱黃財神。修持黃財神法、持誦其密咒,可獲得黃財神庇佑,能增長福德、壽命、智能、物質及精上之受用,不被生活所逼,以及一切經濟壓迫,可安心向道。
黃財神心咒 黃財神心咒- 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(Youtube)
黃財神心咒傳統曲風—Youtube
黃財神心咒(越南歌手Tinna Thih-Youtube
黃財神祈請文—蒙古歌手莫爾根—Youtu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