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yaus。但從其他段落推斷他是眾神之中的技師Tvastr。阿耆尼被稱為因陀羅的雙胞胎兄弟,而Pusan(vi.54)也是他的兄弟。他的妻子是經常被提及的Indrani。因陀羅與其他各種神祇有聯繫。Maruts(i.85)是他的主要盟友,在他的衝突中不斷幫助他。因此,伴隨著馬Maruts的綽號“Marútvant”是他的特色。阿耆尼是最常與他結合為雙重神性的神。因陀羅也常與伐樓那(vii. 86) 和風神瓦尤(Vayu) 配對,但很少與索摩(soma;月神) (viii. 48)、布拉斯帕蒂(Brhaspati) (iv. 50 )、普山(Pusan) 和毗濕奴(Visnu) 配對。
- Oct 13 Fri 2023 07:54
Reg Veda 梨俱吠陀 HYMN LII. Indra. 第一冊 讚美詩 52 因陀羅
- Oct 06 Fri 2023 09:00
圖解經咒概要(三)—可以迴避降頭的咒—摩利支天隱身法
摩利支天(梵語:Marīci),摩利支意譯為陽炎、威光、陽光,是佛教二十四諸天之一的護法神,也作摩利支菩薩、摩里支菩薩、摩利支天菩薩、日前菩薩、陽焰天菩薩、積光天菩薩、威光天菩薩、摩利支佛母、具光佛母、積光佛母等。漢傳佛教大多認為此菩薩為觀世音菩薩(準提觀音)化身,密宗視為是多羅觀音(度母)的化身,具有廣大的功德之力,能夠消災、除障、增福、滿願。最神奇的法力就是「隱藏」與「識破一切隱藏」。在佛教的造像,一般是呈現天女的形像,三面、三目、八臂,座下有金豕。漢傳佛教於舊曆九月初九奉祀,道教中視其為斗姆元君。
- Oct 03 Tue 2023 08:46
關於我們的世界二三事-佛說起世本緣經欝單越洲品二(白話翻譯版)
起世因本經卷第一—欝單越洲品二
有一個詞叫做天下,為何我們生活的世界叫天下呢? 因為我們是生活在天人界之下的人界。
前一個章節https://khapima.pixnet.net/blog/post/109463518[閻浮洲品第一 ]
- Oct 02 Mon 2023 16:16
關於我們的世界二三事-佛說起世本緣經閻浮洲品第一(白話翻譯版)
起世因本經
這一部佛教經典,是一部很有趣的佛經,主要的內容是佛陀向弟子們敍述了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小世界及眾生,以及我們這個小世界的成空壞空的循環。這一部經典總共有十二部份,如下:
閻浮洲品第一:略述三千大千世界及我們人類所處的世界(閻浮洲)現況
欝多羅究留洲品第二(上/下)
轉輪王品第三
地獄品第四(上/中/下)
諸龍金翅鳥品第五
阿修羅品第六(上/下)
四天王品第七(上/中/下)
鬪戰品第九
劫住品第十
住世品第十一
最勝品(上/下)
起世因本經卷第一—閻浮洲品第一
我是這樣子聽說的:
有一段時間,婆伽婆(諸佛的通號之一)正在舍囉婆悉帝城的迦利囉窟。那時,那裏眾多的比丘吃完了齋飯,都在迦利囉堂集合。大家一坐定,就各自有了念想,於是共同的商議說:
「諸位長老,真是奇特稀有阿。現今的世間,天地及大眾所居住的國土,是如何的聚合的?是如何散滅的?是如何散滅又重新聚合?又是如何聚合後適合安居的?」
這時。世尊獨自在僻靜的石窟內,天耳澈聽(神通的一種,可以聽到極為微小的音波)清淨超過一般人,聽到了比丘在飯食完畢後,都聚集在迦利囉堂,共同討論的這些希求的話。世尊聽到後,當日這個時候也是剛從禪定出,就從迦利囉窟中起身,到了講堂上。一到了堂上,在眾比丘前,如往常一樣舖好了座位,莊重的坐定,明知故問的說:
「你們比丘阿,之前在談論什麼樣的話阿,聚集在這裏?」
這個時候,眾比丘向佛說:
「大德世尊啊!我們在飲食完畢後,比丘們都共同來到這個迦利囉堂,聚集在這裏是這樣討論的:『諸位長老,真是奇特稀有阿。今的世間,天地及大眾,所居住的國土,是如何的聚合的?是如何散滅的?是如何散滅又重新聚合?又是如何聚合後適合安居的。』」
這時,佛陀告訴諸比丘說:
「很好!很好!各位比丘!你們能夠如此的依法來奉行。各位善家子!你們憑藉著信念所以捨棄了家庭出家,如果你們能夠這樣依著法的說,共同集合坐著,如此不可思議。你們比丘在聚集坐著時,應讓修這樣的兩種法行,各自承辦自身的事業,如論證法的義,如聖賢般的默然,心不生起怠慢之心。如果能夠這樣的話,你們應該聽如來所說的這些義理:世間的聚合,世間的散壞,世間轉散壞後再聚合,世間轉聚合後而適合安居。」
世尊這樣子說以後,這時眾比丘一同向佛陀說:
「大德世尊,現在正是時候了,修伽多(如來的其中一個稱號)是三昧耶(教戒,義理)。若佛世尊能為眾比丘說這些義理,我們聽聞世尊所說,一定會如法受持。」
這時世尊就向眾比丘說:
「比丘們,你們要仔細的聽,並且要好好的思惟阿。」
眾比丘同聲向佛陀說:
「是的,世尊!我們很願意也很樂於聽聞。」
佛陀告訴比丘們說:
「比丘們!如一日一月祂們行過的地方,光亮會照亮四個天下,而這四天下世界,有一千個日月,比丘們!這就是我們稱為一千世界。比丘們!千世界中,有千個月,千個日,千座須彌山王、四千個小洲、四千個大洲、四千個小海、四千個大海、四千個龍種姓、四千個大龍種姓、四千個金翅鳥種姓、四千個大金翅鳥種姓、四千個惡道處種姓、四千個大惡道處種姓、四千個小王、四千個大王、七千種種大樹、八千種種大山、一萬種種大泥犁(地獄)、一千位閻摩羅王、一千個閻浮洲、一千個瞿陀尼、一千個弗婆提、一個千欝多囉究留、一千個四天王天、一千個三十三天、一千個夜摩天、一千個兜率陀天、一千個化樂天、一千個他化自在天、一千個諸摩囉天、一千個梵世天。比丘們!那梵世中有一位梵天主,烕力最強,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降伏的,統領了一千個梵自在王的領地,他說:『我能做、能化現、能變幻。』又說:『我就像是父親一樣。』在任何的事中都以這種自以為是的驕傲語言,就生起了我慢心。如來可不會這樣。為什麼呢?所有一切的世間,都各自隨著業力化現在這一世。比丘們!在我們周遭的一個世界,就是稱為第二中千世界。比丘們!就像第二中千世界一樣,我們周遭的中千一千世界,就是稱為三千大千世界。比丘們!這個三千大千世界,在一個時間會轉而聚合(成形),一個時間聚合後再散滅,一時間轉散滅後再聚合,一時間聚合後就適合安住,就這樣世界的周邊轉為燒毀,就叫做敗壞;周邊轉為聚合,就稱為成就;周邊轉為住,就叫做安立。這是”無畏一佛剎土(也就是一尊佛所管轄的世界)的眾生所居住的。」
「比丘們!這個大地厚有四十八萬由旬(約5465600公里)周邊廣闊無量。比丘們!這個大地位於水上,水則住於風上,風是依著虛空(這個有一點像重力場)。比丘們!在大地的下方有水聚集,這聚集的厚度有六十萬由旬,周邊廣闊無量。那水聚集的下方有風聚,這風聚合厚度有三十六萬由旬,周邊廣闊無量。比丘們,這海水最深的地方,深達八萬四千由旬,周邊廣闊無量。比丘們!這須彌山王,深入海水中八萬四千由旬,在海水面之上的高度也有八萬四千由旬。比丘們!須彌山王,他的底部平正,下面有根與一個大金輪相連。比丘們!這須彌山王,在大海中,下面狹窄而上面寛大,端正直立不彎曲,牢固的大身,最為微妙,殊勝可觀。山是由四種珍寶合成,正所謂的金、銀、琉璃、頗梨(水晶)。山上生長著種種的樹,樹枝茂密,發出種種的香氣,香味遠醺,遍滿了所有的山。是許多的眾聖賢、最大威德妙勝的天神居住地。比丘們!須彌山王,在上部的中間,四個方向都有山峰,山峰直挺的稜角而出,各高達七百由旬,微妙而令人喜愛,由七種珍寶所造成,正所謂的金、銀、琉璃、水晶紅真珠、硨璖、瑪腦等之類的所裝飾。門、觀、樓、閣、台、殿、園、池、果樹以及各種鳥類,都一一具全。上有分了三階(級),長寛有二十由旬,有七層的牆,眾鳥類都各自發出微妙的叫聲。比丘們!在下級中,有夜叉住在那裏,叫做鉢手;在中級中,有各種夜叉,叫做持鬘;在上級中,也有眾多夜叉,叫做常醉。」
「比丘們!在須彌山半山腰,在四萬二千由旬的地方,有四大天王的宮殿。比丘們! 須彌山上頂,有三十三諸天的宮殿,是由帝釋天所居住;在三十三天,向上一倍高的地方,有夜摩天的諸天宮殿;在夜摩天向上一倍的高度,有兜率陀眾天宮殿的所在;在兜率陀天的上面一倍高度的地方,有化樂天眾天宮殿的地方;在化樂天再向上一倍的高度,有他化自在天的宮殿,而他化自在天上面再一倍的高度,有梵身的眾天宮殿所在;而在他化自在天之下及梵天之下兩者中間,有魔王波旬的的宮殿所在;在梵天向上一倍的地方,有光音天;在一倍光音天高度的地方,有遍淨天;一倍遍淨天的高度,有廣果天;一倍廣果天的高度,有不麤天;廣果天之上,不麤天之下,中間還有其他的眾天宮,叫做無想眾生所居住;又一倍的不麤天上,有不惱天;一倍的不惱天高度之上,有善見天;一倍高度的善見天,有善現天;而一倍的善現天的高度,則是阿迦尼吒的眾天宮殿。比丘們! 阿迦尼吒之上,還有其他的天界,叫做無邊虛空處天、無邊識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天,這些是所有天界的住所。比丘們!這樣的地方,這樣的分界,是眾生所住。這樣的眾生,來來去去,生生滅滅,還是有邊際的限制。這個世界中,所有的眾生,也都有生老死,而這樣的降生於不同的道中安住,也只是如此而已。所以說婆娑世界的廣大土地,還是在這一切的世界中而已。
<這個時候,摯天又得把小世界的地圖給貼出來了。>
- Oct 02 Mon 2023 15:31
Reg Veda 梨俱吠陀 HYMN LI. Indra. 第一冊 讚美詩 51 因陀羅
大約四分之一的 RV 讚美詩中單獨援引因陀羅,遠遠多於對任何其他神靈的稱呼;因為他是吠陀人民最喜愛的民族神。與萬神殿中的任何其他成員相比,他在身體方面更加擬人化,並且更加重視神話意象。他主要是雷暴之神,征服了乾旱或黑暗的惡魔,釋放了水域或帶來了光明。其次,他是幫助勝利的雅利安人戰勝原住民敵人的戰神。
- Sep 27 Wed 2023 08:32
佛與歌(第二集)—持續補充中
接第一集—https://khapima.pixnet.net/blog/post/107557330
摩利支天(具光佛母)
摩利支天(梵語:Marīci),意譯為陽炎、威光、陽光,也作摩利支菩薩、摩里支菩薩、摩利支天菩薩、日前菩薩、陽焰天菩薩、積光天菩薩、威光天菩薩、摩利支佛母、具光佛母、積光佛母等。被視為是觀世音菩薩(或准提觀音)或多羅菩薩的化身,具有廣大的功德之力,能夠消災、除障、增福、滿願。在佛教的造像,一般是呈現天女的形像,三面、三目、八臂,座下有金豕。
- Sep 26 Tue 2023 08:26
Reg Veda 梨俱吠陀 HYMN L. Sūrya. 第一冊 讚美詩 50 蘇利耶(太陽神)
大約有十首讚美詩是獻給蘇裡亞的。由於這個名字既指太陽又指神,蘇利耶是太陽神中最具體的一位,他與發光體的連結總是存在於預言家的腦海中。蘇利耶之眼曾多次被提及;但蘇利耶本人也常被稱為密特拉和伐樓那、阿格尼和眾神的眼睛。他目光遠大,洞察一切,是全世界的眼目;他能看見一切眾生,以及凡人的善行和惡行。他激勵人們去開展他們的活動。祂是所有移動或靜止的事物的靈魂或守護者。他的馬車由一匹名為 etasá 的駿馬或七匹名為 hárit bays 的敏捷母馬牽引。
- Sep 25 Mon 2023 08:48
Mahabharata(摩訶波羅多) Section CCI (201)—Section CCIX (209)—般度王朝的復興
前一篇文(194~200)講逑了般度五子及Kunti因為贏得Drupadi的招親,導致化身為婆羅門的母子身份曝光了。木柱王很樂意將女兒嫁給五兄弟中的其中一位,但基於前世的因緣及兄弟們的情感,Yudhishthira堅持要五兄弟共同取Drupadi,因而引發了符不符合道德規範的論戰。後來另一位Krishna(即 Vyasa )來到了Drupada,並且說了他們所有人的前世因緣,並且讓Drupada五兄弟在天上因陀羅的真身。終於,般度五子共同娶Drupadi的事,就水到渠成。
本篇(201~209)故事發展到了般度五子娶了Drupadi後,木枉王等同是與Pandava家族結了盟。在同時,般度五子逃過紫膠宮大火的事情,藉由他們安排的間諜,在全世界傳開了。面對這間事情,度尤丹真是羞到不行。而庫魯族Dhritarashtra放任度尤丹殘害般度五子的事,而開始有了反感。
- Sep 22 Fri 2023 07:51
Reg Veda 梨俱吠陀 HYMN XLIX. Dawn. 第一冊 讚美詩 49黎明(女神)( Ushas)
- Sep 21 Thu 2023 07:52
淺談水晶礦石(一)—水晶礦石的分類